不如去看一棵树
本片采用全新动画演绎方式,以充满设计感和极致美感的影像,全景式呈现与树相关的生态系统、地理风貌和人文历史;以新鲜感、年轻化的语态表达,穿梭于过去和当下,串联起微观和宏观,讲述一棵树所见证的山河巨变和世间沧桑,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故事。
第1集
大约4.7亿年前,第一种植物登陆大地,但那时,它们还很柔软,无法站立,渐渐地,它们长出粗大的树干、锚固的根、扁平的叶状附属物,这便是最早的树。从一开始,我们就跟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来自森林,我们是树的孩子。 第2集
桥山这个名字对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提起它便能找到一见如故的理由。无论走多远都可以回来寻找精神的根系,华夏始祖黄帝长眠于此,炎黄子孙走过一个个四季,五千余年从未走散,传说虽然久远,但黄帝的身影却依然可以从一棵树中浮现。 第3集
如今森林繁茂的云台山在明清时期还是浮于海中的一座岛屿,岛上的树来自四面八方,被风或者鸟从遥远的异乡送到这里。春天,小雨,全城人都在等待一棵树的开放,它却不紧不慢在雨中飘摇,花瓣柔弱、苍白、毫不起眼,但等它盛放。 第4集
小鸟天堂里最多的是白鹭和灰鹭,它们原本都是随季节迁徙的鸟,但现在却有很多成了“定居者”,不只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良,更因为它们从来没有受到过人类的伤害,当地村民世代相传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允许破坏大榕树,也不允许捕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变成了保护区,如今已经扩大到4200亩,从一棵树变成了一片湿地。 第5集
木棉花开,便意味着春日降临,人们流连忘返,只为了等待千朵万朵的灿烂。355岁高龄的它,依旧十分慷慨,每年结出8万株花苞,其中有一半能盛放。不只供人欣赏,花瓣晒干后,还是煲汤的上好原料。吃下一朵花,人与树,就能结下更牢靠的爱恋。木棉,是广州的市树,广州城里大大小小的木棉,多到数不清,它们站在艳阳下,像勇士,让人安心。 第6集
它是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树,没有之一。大自然的威严把它修剪成一幅画,生长在海拔1670米处的岩峰中,两只巨臂斜出9米多,在人类看来就像一个热情的拥抱。160多年前,一位清代文人给它取名——迎客松。 第7集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是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生态系统,所有树木、生长其间的动物、微生物,都是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 第8集
上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植物学界有一种定论——水杉在地球上早已灭绝,人们只能通过化石观察它的“遗容”。然而,在1941年,我国著名林学家干铎发现了一株较为奇特而不常见的大树,直到7年后,植物学家才终于认定这就是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水杉。 第9集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莒县,被称为千年古县,县城西面的浮来山上有座定林寺,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但跟寺中的这株银杏树相比,古寺,也显得有些“稚嫩”了。 第10集
在海南岛三亚的海边有一片古树群,159株,平均树龄182年,它们的名字叫海南龙血树。虽然不远处便是美丽的大海,但依山傍水的美景对植物来说却是相当严酷的挑战。 第11集
过去,人们对一种叫蚬木的树都很熟悉,因为它是好砧板的原料,材质密实、耐腐蚀,硬度高过生铁,因此号称“铁木”。在广西,有一棵蚬木王,堪称植物界的“金刚侠”,硬汉中的真硬汉。 第12集
东经117度30分,北纬40度37分,这里是北京的东极点,也是北京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这位老者沐浴了3500年最早的晨光,是北京最年长的树。 第13集
在浙江普陀山上,生长着一棵被称为“地球独子”的珍稀树种——普陀鹅耳枥。全球仅剩一棵野生植株。普陀鹅耳枥的独特存在,不仅承载着珍贵的基因密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责任: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地球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14集
望天树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它的发现证明中国确实存在热带雨林。发现望天树的西双版纳勐腊县地处北纬21度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稳定的湿热环境孕育了复杂植被的垂直带谱。在这片天然密林中,望天树堪称“王者”。成年望天树的高度大多超过40米,甚至能达到70米,是雨林中的优势树种。 第15集
福建德化县小湖村的千年古樟,至今仍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据传它是唐朝时种下,一直守护着村庄。“亚洲榕树王”则历经730余年风雨,发展出700余根树干,占地8.6亩。庞大的树冠为村民提供休憩场所,象征着“九世同堂”的兴旺景象。
大约4.7亿年前,第一种植物登陆大地,但那时,它们还很柔软,无法站立,渐渐地,它们长出粗大的树干、锚固的根、扁平的叶状附属物,这便是最早的树。从一开始,我们就跟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在某种意义上,我们来自森林,我们是树的孩子。 第2集
桥山这个名字对世界各地的华人都有一种神奇的魔力,只要提起它便能找到一见如故的理由。无论走多远都可以回来寻找精神的根系,华夏始祖黄帝长眠于此,炎黄子孙走过一个个四季,五千余年从未走散,传说虽然久远,但黄帝的身影却依然可以从一棵树中浮现。 第3集
如今森林繁茂的云台山在明清时期还是浮于海中的一座岛屿,岛上的树来自四面八方,被风或者鸟从遥远的异乡送到这里。春天,小雨,全城人都在等待一棵树的开放,它却不紧不慢在雨中飘摇,花瓣柔弱、苍白、毫不起眼,但等它盛放。 第4集
小鸟天堂里最多的是白鹭和灰鹭,它们原本都是随季节迁徙的鸟,但现在却有很多成了“定居者”,不只是因为这里的自然环境十分优良,更因为它们从来没有受到过人类的伤害,当地村民世代相传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不允许破坏大榕树,也不允许捕鸟。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这里变成了保护区,如今已经扩大到4200亩,从一棵树变成了一片湿地。 第5集
木棉花开,便意味着春日降临,人们流连忘返,只为了等待千朵万朵的灿烂。355岁高龄的它,依旧十分慷慨,每年结出8万株花苞,其中有一半能盛放。不只供人欣赏,花瓣晒干后,还是煲汤的上好原料。吃下一朵花,人与树,就能结下更牢靠的爱恋。木棉,是广州的市树,广州城里大大小小的木棉,多到数不清,它们站在艳阳下,像勇士,让人安心。 第6集
它是中国最引人注目的树,没有之一。大自然的威严把它修剪成一幅画,生长在海拔1670米处的岩峰中,两只巨臂斜出9米多,在人类看来就像一个热情的拥抱。160多年前,一位清代文人给它取名——迎客松。 第7集
2023年,“普洱景迈山古茶林文化景观”项目被成功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为全球首个茶主题世界文化遗产。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是一个巨大而精密的生态系统,所有树木、生长其间的动物、微生物,都是有机体的一个部分,它们相互竞争又相互依赖。 第8集
上世纪30年代以前,西方植物学界有一种定论——水杉在地球上早已灭绝,人们只能通过化石观察它的“遗容”。然而,在1941年,我国著名林学家干铎发现了一株较为奇特而不常见的大树,直到7年后,植物学家才终于认定这就是被认为已经灭绝的水杉。 第9集
位于山东省东南部的莒县,被称为千年古县,县城西面的浮来山上有座定林寺,是山东省现存最古老的寺院之一,始建于南北朝时期,距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但跟寺中的这株银杏树相比,古寺,也显得有些“稚嫩”了。 第10集
在海南岛三亚的海边有一片古树群,159株,平均树龄182年,它们的名字叫海南龙血树。虽然不远处便是美丽的大海,但依山傍水的美景对植物来说却是相当严酷的挑战。 第11集
过去,人们对一种叫蚬木的树都很熟悉,因为它是好砧板的原料,材质密实、耐腐蚀,硬度高过生铁,因此号称“铁木”。在广西,有一棵蚬木王,堪称植物界的“金刚侠”,硬汉中的真硬汉。 第12集
东经117度30分,北纬40度37分,这里是北京的东极点,也是北京第一缕阳光升起的地方。这位老者沐浴了3500年最早的晨光,是北京最年长的树。 第13集
在浙江普陀山上,生长着一棵被称为“地球独子”的珍稀树种——普陀鹅耳枥。全球仅剩一棵野生植株。普陀鹅耳枥的独特存在,不仅承载着珍贵的基因密码,更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保护生物多样性的紧迫责任:每一个物种的消失,都是地球不可挽回的损失。 第14集
望天树属于龙脑香科柳安属,它的发现证明中国确实存在热带雨林。发现望天树的西双版纳勐腊县地处北纬21度附近,属亚热带季风气候,稳定的湿热环境孕育了复杂植被的垂直带谱。在这片天然密林中,望天树堪称“王者”。成年望天树的高度大多超过40米,甚至能达到70米,是雨林中的优势树种。 第15集
福建德化县小湖村的千年古樟,至今仍保持着惊人的生命力——据传它是唐朝时种下,一直守护着村庄。“亚洲榕树王”则历经730余年风雨,发展出700余根树干,占地8.6亩。庞大的树冠为村民提供休憩场所,象征着“九世同堂”的兴旺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