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书
在贵州腹地有一座山,据说诸葛亮率军曾在此晾晒盔甲,故称晒甲山。山上有一块浅红色绝壁,附近山间的居民常可以看到崖壁上红光如火,鲜艳夺目。这些红光来自崖壁上的一片用铁红色颜料书写的奇特石碑文,这些符号形状怪异,参差错落;像是文字,又更像是图画,当地的人称其为“红崖天书”。它被誉为是中国八大神秘文字之一,包括丁文江,郭沫若在内的无数学者曾试图破译却不甚了了。船舶工程师林国恩在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红崖天书,他决定破译天书。然而,进一步研究之后,他发现这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天书自被人们发现以来,曾掀起历史上两次破译高潮,并经历了无数次的风雨冲刷和人为损坏,以至于出现多种差异巨大的天书摹本。这些摹本仿佛一道屏障令林国恩的破译工作举步维艰。林国恩经过努力却奇迹般地从科学的角度理性地判断出真实摹本,并确定其成书年代在明朝。这时,天书中颇似“允”字的字符将林国恩阴差阳错地引向一位流亡的皇帝--建文帝朱允炆。有关这位皇帝的下落已经成为中国历史上流传几百年的谜。这身处黔南的绝壁天书难道与建文帝有什么关系吗?
天书中第一个引起林国恩疑惑的是一个草书“虎”字,显得与其他文字样式格格不入。难道这天书并非出自一人之手?原来这后面还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林国恩发现,他的疑惑随着天书的逐步破译却更加繁冗,红崖天书也显得越发扑朔迷离。天书的创制者到底是谁?他为什么要将这无人能懂的秘文书于悬崖绝壁之上?工程师林国恩花了十年时间,终于发现原来天书竟饱含着作者无尽的仇恨、渴望以及无可奈何的矛盾心情。它们化作一个个神异的字符跃然红崖绝壁之上,令人慨叹至极。
评论已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