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栏目 下的文章

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上海是一个在旧社会秩序下蜷蜷蠕动的城市。在鱼龙混杂纷乱的城市外貌下,上海也有着铁一般的金科玉律,它牢牢牵系着三个人的名字,这三个名字曾经响彻了这座城市的十里洋场,他们是:黄金荣、杜月笙、张啸林。这三位青帮的首领,都市的大亨组成了上海滩上实力最强、影响最大的新式流氓帮会集团。本片寻访到很多与三大亨关系密切的当事人、专家、学者,希望能够读解繁华喧闹背后真实的故事。

第一集 帮会争霸

大世界位于上海市中心,西藏南路和延安东路的交叉口,它曾经是上海最大、最有名的游乐场,有句流传了多年的老话叫做“不到大世界,白来上海滩”。建立于1917年的这座游乐场,经历过许多变化,最大的一次变化是1949年5月上海解放。

第二集 乱世称雄

1913年春天是个多事季节,这时候袁世凯已就任大总统,正在进一步扩张他的独裁势力,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告辞了老母以后,2月15日风尘仆仆从武汉来到上海宣传议会制度,3月20日晚上10点40分宋教仁在黄兴、陈其美和于右任等陪同下进入上海北火车站,准备赴北京组织内阁,限制袁世凯的权力,不行突然遭到枪手暗杀,急送医院手术以后,与3月22日逝世。

第三集 浮华竞逐

自从1843年开埠以后,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上海已经是远东一座数一数二的大城市。迁移到上海的中国居民在膨胀,从世界各地前来淘金的外国人也迅速增加。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常住上海的外国侨民已经有15万人之多,西方流行的生活方式和娱乐方式自然也跟着这些洋人纷至沓来。

第四集 去留之间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代表重光葵在东京湾的美国“密苏里号”军舰上,正式向盟国代表签署投降书,这位在上海虹口被朝鲜义士炸去右腿的外务大臣13年后再次走上历史的审判台。

第五集 灰飞烟灭

1949年5月12日,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从浦东、浦西逼近吴淞口,解放上海的伟大战役开始了。

第一集 谁是恐龙的子孙(上)
恐龙,一亿年前的大型爬行动物群,穿行于大地之间,它们是食物链中的王者,庆幸的是这些史前巨兽因为不知明的原因突然消亡。六千五百万年后,另一物种人类产生智慧,统治并且开始探索这个星球的秘密。
第二集 谁是恐龙的子孙(下)
在恐龙和鸟类之间,是否存在着进化关系?就人们现在掌握的证据来看,还很难下定论。这些似龙似鸟的动物,仿佛是恐龙向鸟类进化过程中的过渡环节,然而在它们中间却缺少最关键的一环:长有鸟类羽毛的恐龙,这个奇特的组合会存在吗?
第三集 巨龙惊现 (上)
2005年,河南省汝阳县上刘富沟村的村民李锤决定为即将结婚的儿子盖一座漂亮的新房。刘店乡上刘富沟一带都是红褐色粉砂质泥岩层,泥岩容易粉碎,房子地基使用的石头需要从外乡购买,为了节省成本,李锤决定去地里寻找一些比较结实的岩石。然而,他这一找却意外发现了龙骨。
第四集 巨龙惊现 (下)
一位老人的偶然发现改写了河南省多年来没有恐龙化石的历史,一块拣来的化石复原出一段惊人的恐龙腿骨,最后时刻的巨龙即将浮现。2006年,河南省汝阳县的挖掘终于取得成果,在曾经的新生代地层中挖出了巨大的恐龙骨骼化石。
第五集 飞向蓝天的恐龙(上)
1858年的一天,英国著名的博物学家赫胥黎正在参加朋友的圣诞晚宴,突然间他发现自己餐盘中的火鸡,竟然与恐龙的骨骼十分相似。刹那间一个大胆的假设闪过,地球上的鸟难道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吗?为此,他多了大量研究,提出了鸟是由恐龙演化而来的惊人假说。
第六集 飞向蓝天的恐龙(中)
一块又小又破的化石的出现震惊了世界,《国家地理》对它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宣传,人们认为终于找到了恐龙演化到鸟的证据,它可以解开古生物学界一个争论了一百四十多年的谜团。然而,中国科学家徐星却爆出了一个惊人的消息,认为它是由两种不同的生物拼接而成的假化石。这一言论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如果真是这样,这将变成《国家地理》和古生物学界的特大丑闻。
第七集 飞向蓝天的恐龙(下)
一百多年来,科学家一直在寻找鸟类的起源,但是始终没有一个统一的结论,大家为此争论不休。辽西地区一系列带毛恐龙化石的出现使鸟类起源的巨大谜团得到破解。化石的所有证据都指向一个不可思议的结论,地上的恐龙最终演化成了天空中的飞鸟。

这是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几十万人从四面八方汇聚到一起,为了赶筑一条路,数不清的人献出了生命。1937年抗战爆发前,国民党交通部次长曾养甫就意识到,如果沿海口岸不保,中国将失去外援,陷入危险境地。必须尽早铺设一条从西南向外与国际联系的通道,这就是后来以悲壮和惨烈镌刻在中国抗战史上的滇缅铁路的修建。

在肯尼亚北部的桑布鲁,生活着非洲最大的野生象群之一,拯救大象组织从1997年就开始每天观察这个象群,这个象群名叫风,18名成员互助互爱,但今天象群拥有了第19名成员。

它们是最关心家人和同伴的动物,它们和人类一样拥有情感,它们甚至懂得接受死亡的命运,但象群的生活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在肯尼亚北部,拯救大象组织的工作人员发现了象群的许多非凡之处。

2001年冬天,一场暴风雪袭击了卡拉麦里自然保护区,27匹野马在野放地失踪。野马繁育中心的工作人员在荒漠上四处寻找,27匹野马的生死牵扯着工作人员的心。根据一枚残留在雪地上狼的脚印,大家把目光聚集在了一个叫做野驴沟的地方,并最终在这里找到了失踪的野马群。

2009年11月17日上午,北京入冬后的第三场雪刚刚结束,首次访问中国的美国总统奥巴马正在故宫游览参观,今天的北京每天接待的西方游客高达数万人次,而在150年前,作为大清帝国的皇都,北京队普通的西方人是拒绝开放的。

1963年,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承制了少数民族纪录片《鄂伦春》,它以质朴的影像真实记录了在山林中游猎的鄂伦春族。半个世纪过去了,他们现今的生产生活方式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

第一集 险招之百灵庙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中国北疆之绥远,一次历史上无法避免的对决,五场血火中拼勇斗智的战役,一段传奇的抗战历史,一份尘封的秘密档案。

第二集 变招之绥西

1936年11月,傅作义在取得红格尔图战役的胜利后又主动出击,以奇袭的手段拿下了日伪在绥北重要的军事基地和政治据点百灵庙,沉重打击了日伪的嚣张气焰,歼灭了近万名伪军和几十名日本军事顾问,大大增强了国民党地方势力派的抗战信心,并诱发了西安事变。绥远全境尽在傅作义三十五军的掌控之下。

第三集 大捷之五原

绥西战役历时三个多月,是百余次中小型战斗的积累,共击毙日伪军两千余人,摧毁汽车百余辆,及轻重武器若干,及至最后驱逐敌军于丰济渠以东,与之隔渠对峙,但是三十五军也伤亡惨重,兵源补充、弹药物资等均面临极大的困难。

第一集 国庆盛宴

说起国宴也许很多人会立刻联想到传说中的满汉全席,甚至会引发国宴餐桌上是不是满眼尽是鱼翅鲍鱼、生猛海鲜的遐想,在新中国成立的六十多年间几乎所有新闻媒体关于国宴的报道只有长长的宾主双方列席者名单,忧郁普通百姓对国宴知之甚少,难免使其笼罩着神秘、肃穆的色彩。

第二集 特殊宴请

这是一张极为特殊的国宴菜单,之所以说它特殊,是因为菜单上清一色的都是农家饭菜,更为出人意料的是这次国宴的举办地点不是人民大会堂,而是地处太行山腹地的一个小山村。

第三集 神秘晚宴

1971年7月9日凌晨4时30分,一家神秘的波音707客机降落在北京南苑军用机场,从机舱中缓缓走下的是美国总统尼克松的国家安全事务助理亨利-基辛格,中美两国一直处于敌对状态,美国人的来访听起来似乎件见不可思议的事情,但是这一切表象的背后,基辛格却以外交史上最具传奇色彩的方式开始了他仅有四十八个小时的中国之行。

第一集 父亲

梁思成、林徽因这对学者伉俪,在离开人世许多年后,他们的名字渐渐进入公众的视线。人们传说着他们不寻常的家世和学识,传说着她的美丽、才华、爱情,惋叹着半个世纪前他对一座古城的痴迷与眷恋。众多记述和传奇,让他们离人们更近,而有时,却又像是更远。

第二集 天书

1928年秋天,刚刚从海外新婚归来的梁思成和林徽因赶赴沈阳,前往东北大学任教,这是个多事之秋,三个月前,一对新人尚在欧洲蜜月旅行,皇姑屯事件爆发,东北军统帅张作霖被炸身亡,在危急混乱的形势下,张学良继任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亲自兼任东北大学校长,九月东大如期开学。

第三集 佛光
1932年年初,一位美国青年来到北平,牛津大学博士研究生JhonFairbank来北平完成他的博士论文,研究新近对外公布的一批清朝海关档案,这位二十五岁的年轻学者刚刚不确定地把他的学术关注点放到这个遥远的东方国度。

第四集 流亡

1937年9月,梁思成林徽因一家踏上战争逃亡之路,仅仅两个月前一座唐代木建筑神奇般的出现在梁思成和林徽因面前,但是为什么,它竟与一个梦魇的日子一同到来。

第五集 惨胜

1941年,梁家辗转流亡的第四个年头,从北京、天津到长沙、昆明,在昆明生活了三年后,1941年年初,他们随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若干机构来到长江上游的李庄。

第六集 荣耀

九年前,在五台山佛光寺发现两个月后,梁家开始了流亡生活。九年后的林徽因已无力站着和朋友合影,医生警告说,她的生命已不足五年。1946年7月底,结束九年流亡生涯,梁家终于回到北平。

第七集 选择

年轻的清华建筑系,梁思成在精心构建着他心目中的教育殿堂,1948年中国第一批院士诞生了,这年的九月在国民政府首都南京举办了中央研究院成立二十周年暨首届院士大会,这是苦难中国孕育的学术精英,连年的战乱并没有淹没它们在各自领域的耀眼光芒。

第八集 古城

北京,世界的奇观,金代、元代这里便是巍巍皇都;明朝、清朝它演化为无以伦比的都市杰作。这座世界上现存的最伟大的中古时代城市,承载着如许沉重的情感和记忆。新政权建立之初,百废待兴,一场规划首都建设大业的重任摆在北京都市计划委员会面前,都委会副主任梁思成和新上任的企划处处长陈占祥决意吸取西方社会半个多世纪来大城市发展中的经验和教训,为一个千年古都即将开始的大规模建设做一份长期的规划。他们递交了一份提案《关于中央人民政府行政中心区位位置的建议》,史称《梁陈方案》。